2009-03-21

Stats & Trivia

关于Vivien Leigh 的一些小资料和个人闲扯的八卦。

父亲:Ernest Hartley,1883年生于英格兰北部的约克郡。22岁时前往印度殖民地寻找事业和财富。幸运的是,他很快获得了成功,成了一名富有的股票经纪商。一战时期,他还在驻印英军中担任骑兵军官。
母亲:Gertrude Mary Yackjee,1888年出生于印度大吉岭的一个爱尔兰天主教家庭。虽然传言说她可能有印度或波斯或亚美尼亚血统,但这些都没有得到确证。而且从她的外貌特征来看,即使有部分亚洲血统,也是非常遥远的。Gertrude 是个非常能干有主见的人,30年代中期哈特莱家早年从印度带回的积蓄逐渐告罄后,她自己开了家美容院,成功经营了30多年。
兄弟姐妹:无,Vivien 是她父母唯一的孩子(在她出生后不久,Gertrude还曾生下过一对双胞胎,但一周后即告夭折)。

身高:5'3"(1.61m)
体重:104lbs(47kg)
腰围:22"(国内不少影迷甚至媒体都喜欢把斯佳丽的腰围安在Vivien 身上,事实上根本没有那么夸张。更有人言词凿凿地声称Vivien 为了演戏抽掉两根肋骨以重现17"的神话——任何英文资料上都没有提到过这件事,这么荒唐无稽的说法不知从何而来,国人的想象力真可谓丰富多彩,而没有辨识力地以讹传讹能力更是超一流,笑)

发色:深棕色(茶褐色、栗色)
眼睛的颜色:蓝绿色。拍摄现场的布景和自然光线的变化,演员身上不同的服饰,以及滤光镜的运用,这些都会特别强化和突出眼睛的颜色。这在《乱世佳人》中特别明显,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Vivien 的眼睛在不同的场景下呈现出绿色或蓝色,看上去竟好像是和她当时的服饰甚至情绪微妙地吻合着。

兴趣爱好:填字游戏(《泰晤士报》上的)、举办party、阅读、学外语、插花、园艺、收藏艺术品(比如绘画、瓷器、狄更斯初版作品)
擅长的外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晚年她还开始学俄语)

喜欢的颜色:白色
喜欢的花:白玫瑰
喜欢的香水:Joy by Jean Patou。如果要用来送礼,她用的是Dior的香水。
喜欢的香烟品牌:Players
喜欢的车:Rolls Royce
喜欢的食物:法式大餐
喜欢的旅游目的地:法国

喜欢的作家:狄更斯,童年时代她最喜欢读吉卜林的故事和希腊神话。Vivien 的阅读面相当广,在朋友们的回忆中,无论什么话题她都能侃侃而谈,她甚至还读孔子^_^

喜欢的宠物:暹罗猫。事实上Vivien 拥有很多宠物,但是她最喜欢的毫无疑问是猫,尤其是暹罗猫。最多时,她的寓所和别墅里散布了16只暹罗猫。

...
阅读全文...

2009-03-09

出名要趁早——奥斯卡历史上最年轻的10位影后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对于演员这个行业来说,尤其是真理。年轻时出名多好,风华正茂、前程似锦,要啥有啥……嗯,虽然未必人生多是如此风光,但总体来说,少年成名总比到老了才得个安慰奖要好得多。对于女演员们来说,更是如此,须知,花语妍媚却易折。

新科奥斯卡影后Kate Winslet,在6次提名后终于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小金人,可喜可贺。她是这项奖历史上最年轻的6项表演奖提名获得者(4次女主角提名,2次女配角提名),但最终得奖时已经33岁,无情地被挤出年轻人的行列。

老了,感叹下年轻人的活力,所以突发兴趣盘点下10位奥斯卡奖历史上最年轻的最佳女主角奖得主们:

1. Marlee Matlin(玛丽-马特林),得奖影片:《小上帝的孩子们》(1986),获奖时21岁218天。

奥斯卡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后,同时也是唯一的一位残疾人影后。她出生时即右耳全聋,18个月时左耳失去了80%的听力。但身体上的残疾并没有妨碍她的表演事业,她凭借这部自己在大银幕上的处女作获得了奥斯卡影后桂冠。得奖后的Marlee Matlin更多时间活跃在电视领域,1992年和1993年获得过两次金球奖“电视剧类最佳女演员”提名。

得奖时很激动

其实她摘了眼镜挺漂亮的,比如下面这张剧照。我记得初看这部影片时,还感叹人生总是不能尽善尽美,这么漂亮的女孩,却生来就是聋哑人


2. Janet Gaynor(珍妮特-盖诺),得奖影片:《七重天》、《马路天使》、《日出》(1927/1928),获奖时22岁222天

作为默片时代最有才华的女演员之一,Janet Gaynor是奥斯卡历史上第一位影后。早期允许一位演员以多部电影获得提名,因此记在她名下的得奖影片就有三部之多。进入有声片时代后,她仍然是闪耀的明星,1937年主演了最早的《明星的诞生》(以前在电视上看过这部影片,很喜欢^_^)。30年后期开始渐渐淡出影坛,1982年她在一次车祸中重伤,2年后不幸去世。

得奖后和小金人合影

在影片《日出》中

3. Joan Fontaine(琼-芳登),得奖影片:《深闺疑云》(1941),获奖时24岁127天

琼-芳登是出生在东京的英国人后裔,幼年时全家移居美国。成名作《蝴蝶梦》,个人认为她在这部影片和后来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表演都比《深闺疑云》出色,可奥斯卡经常性抽风……

“芳登”其实是她继父的姓氏,她原名Joan de Beauvoir de Havilland,嗯,这就看出她和Olivia de Havilland 的血缘关系来了。说起这两姐妹,还都是好强的个性,什么都要比。小时候比谁更漂亮,长大了比谁先成名、先得奖,这一比成就了好莱坞历史上最耀眼的一对姐妹花,也是奥斯卡历史上唯一的一对姐妹影后。同时也让她们终生结怨,虽然现在大家都老了,但内心里还是解不开这个结。

1941年得奖时

在影片《深闺疑云》中饰演一位怀疑丈夫对自己不利的富家小姐

4. Audrey Hepburn(奥黛丽-赫本),得奖影片:《罗马假日》(1953),获奖时24岁325天

Audrey Hepburn出生于布鲁塞尔,父亲是英国富商,母亲是荷兰贵族,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少年时代在纳粹统治下的艰辛生活,激发了她后来从事人道主义事业的热情和决心,这点确实很不容易。

《罗马假日》里的Audrey本色出演,清新自然。从1949年Olivia de Havilland的《女继承人》开始,奥斯卡影后得主扮演的都是不太“正常”的角色,大概评委们觉得实在有必要拨乱反正了,于是Audrey的得奖水到渠成。虽然我觉得她最好的表演在《窈窕淑女》中,但无疑这个角色对她而言更具象征意义。得奖之后她还得过4次最佳女主角奖提名。从表演本身来说,个人认为Audrey一直都是个本色演员,她所引领的“时尚和电影结合”的潮流无疑对当今影坛影响更大。

1953年得奖时

《罗马假日》中的安公主是她的标志性角色

5. Jennifer Jones(詹尼弗-琼斯),得奖影片:《圣女之歌》(1943),获奖正值25岁生日

Jennifer Jones获奖时有一段佳话:她和 Ingrid Bergman是好友,同时都是大卫-塞尔兹尼克旗下的明星,当年两人分别凭借《修女之歌》和《丧钟为谁而鸣》获得奥斯卡提名。Bergman事先的呼声更高,但最后却是Jones得了奖,为此她向好友道歉,Bergman欣然表示:“不,你的Bernadette 比我的Maria演得更好。” 第二年,Bergman凭借《煤气灯下》一片获奖时,正是 Jones为她颁的奖。

Jennifer Jones的个人生活非常平静,是好莱坞一线明星中少有的幸福型。她和大卫-塞尔兹尼克后来各自离开原来的配偶结了婚,他去世后她又嫁给了一位百万富翁。晚年女儿自杀和她自己的乳腺癌促使她投身于慈善事业,倒真的符合她当年所塑造的圣女形象。

获奖之时
在《圣女之歌》中塑造的修女形象

6. Julie Christie(朱莉-克里斯蒂),得奖影片:《亲爱的》(1965),获奖时25岁又4天

其实我更喜欢她在《日瓦戈医生》中演绎的拉拉,那受伤的小猫一样的眼神啊。《亲爱的》更多带有新浪潮的特点,也正是凭借这个角色,让Julie Christie成为了六、七十年代英国流行文化的代表人物。

和费雯丽一样,Julie Christie 出生在当时还是英国殖民地的印度,父亲是种植园主,母亲从事艺术工作。幼年时被送回英国,进入一家教会学校接受正规教育。不过她的叛逆是从小就表现出来的,不久她就被学校开除了。1967—1973年间,她和Warren Beatty是好莱坞闪耀的一对,可惜最终还是有缘无份。

获奖时的金色长裙很有型


在获奖影片《亲爱的》中


7. Grace Kelly(格蕾丝-凯利),得奖影片:《乡村女孩》(1954),获奖时25岁138天

如果没有那场突如其来的车祸,Grace Kelly 的一生可以用完美来形容,至少在世人眼里是这样:出身富家的美人,作为演员拿过奥斯卡,又替多少女孩实现了王子公主的美好梦想。虽然现在我们知道,她的婚姻并不像传说的那样美好,但比起很多同行来,她的激流勇退无疑还是明智的。

和琼-芳登一样,Grace Kelly 是希区柯克最爱用的女演员,但她获得影后桂冠的却不是任何一部希式电影,而是牺牲形象演绎的乡村女孩。虽然这个表演在影迷群中一直有争议,但对于Grace 来说并不重要,我一向认为她和奥黛丽-赫本一样,更大的意义在于把时尚影响带进了电影,从而开创了新潮流,而不在表演本身。

获奖时笑黡如花,她确实是最标准的优雅型金发女郎

在《乡村女孩》中不施脂粉的演出


8. Hilary Swank(希拉里-斯旺克),得奖影片:《男孩不哭》(1999),获奖时25岁240天

这可能是10位影后中最另类、最不女性化的一位了,笑。世纪末的Hilary Swank给出的,是和前辈们截然不同的形象,不优雅不温柔甚至不美丽,带着世纪末的癫狂和突破。我得承认我不是很喜欢Brandon Teena这个形象,呃,大概是我始终对易装癖有点排斥心理吧,在我概念里他们不属于同性恋范畴,因为他们并不认同自己的性别,就像Brando 竭力要把自己装扮成一个男孩。这也是 Hilary 两次获奖中的第一次,30岁那年她将凭借《百万美元宝贝》二度夺魁。

获奖时,Hilary 的银幕形象容易给人造成误会,实际上她可以很有女人味

影片中英挺的造型


9. Vivien Leigh(费雯丽),得奖影片:《乱世佳人》(1939),获奖时26岁116天

70年了,《乱世佳人》仍然是美国历史上最卖座的电影(排除通货膨胀因素),无论你爱它还是恨它,它总是能吸引一代代人给出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诠释。前些时候还出版了一部关于它的最新研究著作,女作家Molly Haskel 列出了决定这部影片成功的三个核心人物,除了原作者和制片人之外,就是身为女主角的费雯丽。而影迷们则说:她(费雯丽)不是在支撑着影片,她就是这部电影本身——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没有比这更高的评价了。

25岁时费雯丽得到了好莱坞几乎所有适龄女星都梦寐以求的角色,然后给出了可能是电影史上最杰出的女性表演(在我心目中,绝对是^_^)。1939年的奥斯卡影后角逐,在她是毫无争议地轻松得手,尽管那年的对手中有葛丽泰-嘉宝和贝蒂-戴维斯这样的名字。

12年后,这位从小接受正统的英国上流社会教育成长起来的女演员,将以她扮演的又一位标志性“南方美人”(《欲望号街车》中的布兰奇)而第二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1940年第一次获得奥斯卡奖时,正是Vivien 生命力最灿烂的时刻。仅仅四年之后,肺结核就向她袭来,此后二十余年,她再也没有摆脱过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疾病的困扰——她是神的宠儿,同时却背负着被神诅咒的命运

Photobucket


放张自己的截图吧。我觉得整部影片里斯佳丽最美的一组镜头,就是她面对满屋子的敌意独自出现在阿什利生日宴会上的那一刻(截图不能表现那一幕的精彩,只有看过电影才知道这组镜头有多么华丽。我第一次看的时候,毫不夸张的说,完全是窒息的感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一刻的费雯丽定义了我对性感的理解


Photobucket

10. Jodie Foster(朱迪-福斯特),得奖影片:《被告》(1988),获奖时26岁130天

她是这10位女演员里唯一一位童星出身的,3岁出道,除了演戏,她从来没有从事过其他职业。标题上的那句话,用在她身上是最合适的,14岁那年,她就凭借《出租汽车司机》获得了最佳女配角提名,之后又有人为博取她的好感而去刺杀总统=_=

在我看来,朱迪毫无疑问是当今影坛最独立也最强势的女性。她的目标不仅仅是当个好演员,制片、导演一肩挑。“我们时代的凯瑟琳-赫本”?她当之无愧。

第一次获得奥斯卡奖。朱迪第二次成为影后时年仅29岁,是这10位女星中最年轻的


《被告》中的这个造型挺不错,我喜欢^_^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