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Vivien Leigh 和Clarke Gable 相互交恶的流言广为传播,其中到底有多少真实,还是来看看当事人自己怎么说的吧。
1940年2月克拉克-盖博在一次采访中谈到费雯:
“好莱坞总是在报道两个合作的男女明星之间走极端,当他们看到一男一女出现在同一部影片里,马上就会向公众兜售浪漫爱情故事或者大打出手的暴力剧。可事实上,除了欣赏对方的表演才能外,有80%的可能你对对面那个美丽的生物毫无感觉。大多数情况下这才是事情的真相。”
“说到费雯丽爱上我的可能性,我第一眼瞥见她的时候就知道这是不存在的。我从没见过哪个女孩像她这样把感情完完全全寄托在一个男人身上。就像闪亮的霓虹灯一样明显,她不可能想到、说到或者梦到世界上其他任何事情或者男人——除了在拍摄现场。在片场她是一个好演员,拥有一切你要求的职业素质。”
“至于说到我为她倾倒,那本来可以是非常令人愉快的事,但除了她对我不屑一顾外,我的心也早已另有所属了,它被置于那个朗巴德女孩的监视之下,她是如此美丽而聪明!我和费雯初次见面的时候,卡洛尔和我还尚未成亲,但我们在影片拍摄期间结了婚。”
“我必须要老老实实地承认这一点,起初我并不相信费雯能演好斯佳丽—— 这种反应只能说明我没有当星探的潜能。和好莱坞女孩们更加放纵而轻薄的性格比起来,乍看之下,对于她即将出演的活泼大胆、冷酷无情的斯佳丽而言,费雯显得太过端庄娴静了。”
“大卫-塞尔兹尼克在他家举行的一次晚宴上介绍我们相互认识。那天费雯穿了条简单但剪裁讲究的裙子,她在实际生活中比银幕上显得更加娇小。她几乎没有化妆,这使她看上去显得非常年轻而纯真无暇,后来表现在她身上的激情那时都被遮掩得毫无痕迹,奥利弗整晚陪着她。”
“现在我当然不会这么认为了,但到那时为止,费雯出演的影片我只看过《牛津风云》,她在其中并没有多大的发挥空间。我在大卫家里第一次见到她本人,当时就怀疑这位一向精明的制片人是不是脑子烧坏了才签下她(大卫脑子没有烧坏,这是另一个我需要考虑的问题了,不过我更喜欢打野鸭而不是做一个深思熟虑的思想家)。唔,我想对于我犯糊涂的最好借口就是,那时候我的脑细胞已经全被如何演好瑞特-巴特勒给占据了。”
盖博很坦诚,这点我欣赏。他们固然不是什么亲密朋友,费雯喜欢的是那些博览群书,对文学艺术有兴趣和鉴赏力的男性友人,而盖博更喜欢叫上他那帮朋友出去打野鸭。再加上导演更替事件,对他们的情绪不可能没有影响。但他们的职业素养在圈子里都是有口皆碑,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想必不成问题。
那个在国内广为流传的吃大蒜笑话,我从来就是抱怀疑态度的。一来在乔治-库克的辞职风波上,盖博已经无意中得罪了费雯。即使他是当时剧组里最大的明星,也总得和搭档搞好关系,从情理上来说,不太可能再去刺激她;二则在奥莉维亚-德哈维兰的回忆里,盖博是个宽宏大量的人,连她对他的捉弄都毫不在意,又何必故意和费雯对着干?除非他想破坏电影的拍摄进程,呃。
盖博说上面那段话时,1940年的奥斯卡颁奖礼尚未举行,费雯还没成为新科影后,在海报上仅仅作为presents 的新人被介绍给美国观众。在这个时候他就全无保留地称赞她的表演才能,并且坦率承认自己当初看走了眼(这事要是他自己不说,估计也没人会知道),在气度上确如很多影迷对他的评价一样:a men's man。
其实盖博和费雯拍片之余相处也挺融洽,费雯教盖博玩当时英国最流行的“战舰”游戏,盖博则投桃报李教她玩跳棋。只是后来两人玩跳棋费雯每次都能得胜而归,盖博的战舰却总是被击沉,这未免让他不太好受。男人嘛,面子问题^_^
费雯拍摄《魂断蓝桥》期间,盖博曾经前往探班。小拉斯基的《舞台恋人》一书里,对此有一番极其生动的描写。诙谐轻快、意兴横飞的对话,让人只觉他们已是相识多年的老友。这样的感觉,是无法装出来的。何况以盖博在好莱坞的地位,以费雯一贯我行我素的个性,不必装,不会装,更不屑装。
50年代初费雯重返好莱坞。彼时他已失去挚爱多年,彼时她内心的魔鬼正在暗处虎视耽耽。当浮华渐散青春悄逝,他们收敛了锐利只有从容平和。Party 上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那份温雅却格外令人慨然。
1961年3月,为纪念南北战争100周年,亚特兰大再次为《乱世佳人》举行盛大庆典。当年的四名主要演员,如今却只有费雯和奥莉维亚得以重聚。影片放映到盖博第一次出场的镜头,费雯忍不住失声:“哦,克拉克,他是这么年轻,我真不敢相信他已经离开我们了。”——时光会过滤那些灰暗的画面,只为你保留曾经最美好的色彩,那段他们年轻时共同拥有的万千风华……
Vivien Leigh 和 Clarke Gable,第一次带妆合影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