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31

Vivien Leigh Lived Here - Durham Cottage

杜罕姆寓所(Durham Cottage)—— 最初的爱巢

1937年夏从丹麦演出归来后,费雯丽离家出走,和奥利弗开始了新的生活。那年晚些时候,奥利弗购置了这所位于切尔西地区教堂街4号的住宅。

这是一幢美丽但朴素的17世纪建筑,有一个迷人的带围墙的小花园。费雯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装点这个属于他们的小家,她经常到拍卖行或博物馆,以高度的敏感和鉴赏力选购艺术珍品,然后用来装饰寓所。当时她购买的一些画作,后来价格都呈戏剧性的上涨。

奥利弗和费雯都是在抛弃各自家庭的情况下同居的,这样的行为招来了不少非议,甚至有人公然在街上辱骂他们,但这反而促进了两人彼此间的感情。英国影剧界对这类风流韵事远没有他们的美国同行那么介意,因此奥利弗和费雯的事业丝毫未受影响。就在搬进新居后不久,费雯接到了《牛津风云》的片约,而奥利弗拍了《X女士的离婚》。

二战爆发后,杜罕姆寓所在一次空袭中被毁坏。局势稍一稳定,费雯就立刻着手修复家居,让一切恢复原样。奥利弗夫妇对他们最初的爱巢充满感情,杜罕姆作为他们在伦敦的住所直到1956年。

著名的蓝色大门

durhamgate

从围墙外可以看见杜罕姆小巧优雅的轮廓

durhamhouse

费雯和奥利弗整理花园后和他们心爱的小猫Tissy 在一起

durhamtissy

...
阅读全文...

Vivien Leigh Lived Here - Notley Abbey

诺特利(诺特利修道院,Notley Abbey)—— 乐园

诺特利修道院始建于12世纪亨利二世统治时期,后来的亨利五世和亨利八世都曾在此驻留。这座哥特风格的石头城堡位于白金汉郡中心,身边是缓缓流过的泰晤士河。

奥利弗夫妇第一次见到它是在1943年,由于年久失修,当时内部建筑早已破败不堪,根本不适合居住。但迷恋英格兰历史的劳伦斯对之一见钟情,执意要将它作为乡村住宅。1945年2月,奥利弗夫妇买下了诺特利,随之投入了他们的全部积蓄,开始修缮装饰工作。

费雯丽很快也爱上了这幢古老的建筑。在设计师的帮助下,她的个人品味体现在了诺特利的每一个房间中。费雯以不俗的鉴赏力挑选家具和艺术品,原先空旷的房间现在被各式珍贵的古董、学者手稿和大量精美的画作装点得焕然一新。诺特利在费雯的精心修饰下,既显得华丽堂皇,又不乏家居生活的舒适感。

在奥利弗夫妇时期,诺特利的主建筑共拥有22个房间,此外还有车库、网球场、马厩、钓鱼池以及人工湖等附属设施,修道院还包括一片68.9英亩的农场和一整套农庄建筑。后来奥利弗的兄弟为他们管理农场,他养了一群奶牛,费雯以自己饰演过的影剧角色为它们命名。于是这群奶牛就成了奥菲莉娅、朱丽叶、泰坦妮娅、爱玛、克莉奥佩特拉和萨比娜……不过没有斯佳丽,她的传记作者Alexander Walker 解释,那是因为她把这个角色保留给了自己:只有一个斯佳丽!

在平常的日子里,费雯热衷于种花、整理花床和布置房间,奥利弗则亲自参与饲养新买来的牲畜和规划农场的耕种,俨然就是一对典型的英国绅士夫妇。费雯特别乐于也善于举办宴会款待朋友们,她和富有经验的厨师讨论制定新的菜单,选择桌布和餐巾,决定各种器皿的布置,在每间客房里放上最贴合的用具,插花更是让她乐此不疲。

每到周末,诺特利宽敞的大厅里总是高朋满座,亚历山大-柯达、约翰-吉尔古德、诺埃尔-考沃德、大卫-尼文、塞西尔-比顿、拉尔夫-理查森夫妇、迈克尔-雷德格雷夫夫妇、约翰-米尔斯夫妇、小道格拉斯-费尔班克斯夫妇、雷克斯-哈里森和他当时的妻子莉莉-帕尔默……宾客名单简直就是当时英国影剧界的一本Who's who。奥利弗夫妇在好莱坞的朋友们也会在逗留英国期间到此拜会主人,诺特利的大餐厅招待过奥逊-威尔斯、玛琳-黛德丽、凯瑟琳-赫本……一个曾被邀请周末赴宴的年轻记者感叹说,这简直就是一场全明星盛会。

对于费雯来说,诺特利不仅是她倾尽心血热爱的家,更承载了一种生活方式。她曾这样说过:“我在诺特利得到了一切我想要的,包括拉瑞。”—— 这里,是她的精神乐园。

50年后期,奥利弗夫妇感情破裂,当初执意买下它的劳伦斯不顾费雯的反对,坚持出售庄园。1959年8月,诺特利被公开出售。现在,这幢古老的建筑由几个商人共同拥有,在重新修缮和现代化装潢后,被用作举办宴会和婚礼的场所。

塔昆对诺特利的回忆充满温情:“泰晤士河蜿蜒流过修道院周围的榆树林和柳树环绕的田野。顶楼外壁上绘有珍贵的诺特利纹章,它的图案是由榛树果实和情人结组成的。这个地方有一种特别的迷人之处,乌鸦在修道院上空徘徊,从伞形的白杨树的树枝间隙洒下一缕缕阳光……周日早晨,你可以躺在浴室里,通过石砌的拱形窗户看到古老的梨树花满枝头,聆听附近教堂的钟声,以及泰晤士河从未停歇过的涛声。”

Gwen Robyns 在 Light of a Star 中提到:“费雯选择了一间L型的屋子作为他们的卧室,她躺在床上就可以通过窗外的牧场远眺泰晤士河……春天到来的时候,她喜欢每天花上几个小时躺在露台上晒太阳,一边计划她未来的花园。玫瑰是这个花园的主题,夏天里你每天清晨都可以看到她挎着一个浅底篮在整理花丛,摘掉那些已经枯萎了的花冠……她最喜爱的花是白玫瑰。”

Cynthia Molt 回忆道:“诺特利的每个访客都会发现自己得到了盛情款待。卧室的窗帘和床单总是匹配完美,就连纸巾的颜色也和浴室的主色调相符,你可以在卧室里享受早餐。整个庄园几乎昼夜不停地在运转,如果你午夜1点才到达这里,一顿完善的烛光晚餐早已准备妥当,等候你的享用了。”

Rachel Kempson 说:“费雯是如此的可爱和慷慨,她让我们在这里度过的每个周末都显得那么特别而精彩。”

一座灰色巨石砌成的城堡

notleyfront

装饰典雅的会客室

drawingroom

费雯在诺特利的大草坪上逗弄她心爱的暹罗猫New

grass

奥利弗夫妇在诺特利的草坪上小憩

费雯在温暖的阳光下想必已歇了很久,怀中的小猫已在不耐烦地四处张望,面前摊开的书本不知是否还在她入睡前读的那一页,身后的奥利弗似乎也是刚从小睡中惊醒……家常不经意的画面,却充满了生活的灵动

nap

...
阅读全文...

2009-05-30

Vivien Leigh Lived Here - 54 Eaton Square

伊顿广场54号(54 Eaton Square)—— 人生谢幕之地

伊顿广场54号D套公寓,位于伦敦高级住宅区贝尔格拉维亚,是奥利弗夫妇在1956年秋天购置的一套寓所。

这套公寓面积不大,但设计师John Fowler 对色彩的巧妙运用使它看上去显得很宽敞。奥利弗对王室风格的偏好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他的书房装修上,黑莓般的紫色墙面,明亮的绿色地毯,厚重的香槟色窗帘。公寓里最主要的房间被用作客厅,厅里绿色和紫红色相间的法式壁炉格外引人注目,壁炉上是一幅德加的画作,客厅地板上铺设了淡黄绿色的地毯。

费雯把她的卧室变成了玫瑰花园。从天花板垂下的白色印花棉布上缀满红色和粉色的玫瑰图案,它们覆盖了几乎整个房间,只有壁炉架周围的布饰被向后拉起,露出漆成粉色的墙面和一面精美的威尼斯镜子。巨大的床上垂挂着用同样的布料制成的华盖式床幔,内衬淡粉色薄纱。卧室四周墙上挂了几幅费雯最喜爱的绘画收藏:Berthe Morisot 的一幅小作品、Augustus John 的素描、切利尼的一小幅画,以及她最珍爱的、Winston Churchill 特意为她画的一瓶玫瑰。

和奥利弗离婚后,费雯仍把这套公寓作为自己在伦敦的住所。她和杰克-默里维尔在这里一起生活,直到1967年7月8日凌晨猝然离世。

1996年,英格兰遗产委员会在伊顿广场54号门口墙上安置了费雯的蓝色纪念牌。目前这套公寓为另一位两届奥斯卡影后,今年已99岁高龄的Luise Rainer 所有。

公寓正门

费雯的卧室——玫瑰花园

50年代后期,费雯在公寓中的日常照

Vivien Leigh, 1913-1967, Actress

...
阅读全文...

2009-05-29

Vivien Leigh Lived Here - Tickerage Mill

费雯丽住过的地方,如果有机会去英国……

提克利治(提克利治磨坊,Tickerage Mill)—— 一个她自己的家

位于东萨塞克斯郡的乡村别墅,安妮女王时期(1702—1714年)的建筑,距离伦敦45英里。

费雯丽和奥利弗关系破裂后,诺特利别墅也在后者的坚持下被出售。失去诺特利对费雯来说是个艰难的经历,为了尽快调整心情,她开始寻找属于她个人的乡村住宅。提克利治座落在一条私人乡间小路的尽头,旁边还有一个以前磨坊用的池塘。费雯非常喜欢,毫不迟疑地买下了它。

仅仅几个星期后,她收藏的画作已经挂在了新住宅的墙上。尽管整个别墅还处在全面粉刷装修阶段,状态非常混乱,但朋友们仍成群结队地穿过极其狭窄的石板小路前来拜访她。费雯把提克利治——而不是伊顿广场——看作自己的“家”,她还曾在这里举行宴会款待过玛格丽特公主夫妇和邱吉尔首相。

1967年10月8日,费雯的骨灰由她的母亲、女儿和杰克-默里维尔洒入提克利治的池塘中。之后别墅被出售,现为私人拥有的住宅。

费雯的密友,美国影剧界著名记者和专栏作家Radie Harris 回忆道:“提克利治是隐藏在River Uck 河谷中的世外桃源,周围遍布林地、草坪和花园。它比诺特利小多了,但费雯对它一见钟情。”

“别墅里到处留下了她个人的印记——极度女性化的蓝色卧室和化妆间;图书室里堆满了装帧精美的各类书籍;客厅装饰得非常美丽,摆放着她遍布全世界的朋友们的银框照片;她收集的大量鼻烟壶和斯波德瓷器——她在花园里度过了最快乐的时光,在那里,所有压力都会得到缓解。无论晚上睡得有多晚,费雯都会在次早6点准时起来收拾她钟爱的灌木丛、花卉和各种树木。”

如今的提克利治仍然保留了当年的风貌,从别墅临水的背面看过去,小巧而精美
Photobucket

当年费雯的起居室
Photobucket

杰克-默里维尔,费雯最后的人生伴侣——我喜欢他看她时的眼神

jack

Twilight —— 黄昏的提克利治,黄昏的池塘和小树丛,黄昏里烛光旁的费雯

这只是一张普通的家常照片,朴素自然的构图却显得异常均衡和谐,再加上照片本身拍摄于费雯生命中最后的一段时光,这使它有一种格外令人心颤的魅力。每次看着费雯安静而若有所思的凝视,我都会想起泰戈尔说过的,秋叶般的静美。

Photobucket

...
阅读全文...

2009-05-04

Unearthly Radiant

《汉密尔顿夫人》预定将在9月出标准收藏版,$39.95,不知道有什么特别值得关注的新内容。修复加强是必不可少的,按价格来说,理应至少是双碟的容量,难道有那么多花絮可以收录?无论如何,这个是要关注的,随时准备收碟^_^

《纽约时报》“夏季新碟”报道中的内容:

Vivien Leigh 迷住了所有看过这部影片的人,和稍早时候让她成名的斯佳丽相比,艾玛有着同样轻快调皮的性格,但远没有那么冷酷强硬。她是个更多愁善感的人,喜欢思考,心胸也更宽宏,Vivien 把这些细致的性格层次演绎得栩栩如生。她的肌肤泛着牛奶般白皙润泽的光彩,一双猫眼始终笑意盈盈,Vivien Leigh 的爱玛熠熠生辉,完美得几乎令人感觉不真实。

这样的光芒为影片的开场镜头平添了一份针刺般的伤痛:银幕上年华已逝、颓废潦倒的爱玛-汉密尔顿,仿佛是Vivien Leigh 自身不幸未来的惊鸿一瞥。尽管后来她塑造了更多令人难忘的人物,比如《欲望号街车》中的Blanche DuBois,躁郁症的折磨却使她只能断断续续地工作,直到1967年猝然离世。但在《汉密尔顿夫人》里,她生机勃勃,令人目眩神驰。不要太在意影片讲述的故事是否真实,尽情享受Vivien 和她丈夫为这段历史镶上的华丽花边吧。

1941年影片在美国首映后,《纽约时报》的评论家们就发出过这样的哀叹,他们抱怨说无法对这部历史剧的政治意义或者剧情进展做出任何理性的评论,因为只要费雯丽出现在银幕上,他们就无法集中精力思考,眼里看到的,只有她那令人心醉神迷的美丽。直到今天,他们仍然说,Leigh as Emma is radiant to an almost unearthly degree —— 评论员的职责要求他们客观评价影片和演员,人的本性又把他们拉向最直觉的对美的向往和迷恋,看过影片的人,大致都会理解他们这样既无奈又欣悦的心情。

出演Emma Lady Hamilton 的时候,正是费雯丽美貌和活力的巅峰期,再加上新婚燕尔,人生所有的美好都在眼前展开,她怎能不以最完美的姿态出现。时隔70年,那些光彩仍然扑面汹涌而来,霸道而极致,攫取了我全部的视觉和感受。

人人都说她是唯一的斯佳丽,是最好的布兰奇,我说爱玛也是被她定义了的角色——爱玛是个真实的美人,而没有人比费雯更能展现她的美。


很久以前在老旧的电影杂志上看到这张图,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视线凝固在她的脸上。我一直没有学会用华丽的辞藻去赞美一个人,只能简单地想想,一个凡人怎么可以长得这么美,怎么可以独占这么精致纤巧的五官,上帝果然是偏心的,sigh……

Photobucket


费雯模仿爱玛的画像为Vogue 拍的造型照。真应了这样一句话:除了她的人生,她的一切都是完美的……

Photobucket

...
阅读全文...

2009-05-03

PEOPLE 的经典美人们

PEOPLE 一年选一次“全球最美丽的100人”,今次别出心裁同时又选了 20 Classic Beauties ,不得不说,这份名单比主名单有品味的多,笑。只是人选仍集中在50到80年代这段时期,哪天扩大一下范围,从30年代开始选吧,我爱黄金时代的经典美人们^_^

说到Vivien 的那段话:
“费雯丽不得不和折磨她的精神和身体疾病抗争,它们一直威胁到她的事业。但在她最具活力的年代里,能够让她的美貌相形见绌的,唯有她的才华。”

Vivien 最爱玫瑰,桀骜的脆弱,明艳的迷离,像极了她。她的美丽、才华,丰富个性里的复杂和冲突,所有这些让她成为一个迷人的表演者的资赋,同时又都在毫不留情地咬噬着她,直到最后的撕裂。她把自己完全浸到戏里,于是透过那些银幕上的光彩夺目和凋零毁灭,你能触摸到她灵魂的碎片——她独特不可复制的美和表演,因此而令人心悸地震颤。

选的配图是LIFE 拥有版权的,我不是很喜欢,而且那是1937年拍的照了。既然写了是1950s-1980s,那么用一张50年代的肖像照吧。温雅清冷里透着的性感,谁能想到她当时已经备受肺结核和躁郁症的折磨了呢?Sigh……

Photobucket


Ava Gardner,至今看着《乞力马扎罗的雪》里她和派克点烟的镜头仍然会失神,那是我喜爱的,欲语还休中弥漫着的铺天盖地的暧昧火花。而在她所有的媚惑里,我还记得她在异乡独自舔舐伤口的决绝刚强。性感的女人在好莱坞有很多,而我独独偏爱的,是Ava 那双如丝媚眼里掩藏不住的狠劲和野性。

Natalie Wood,从童星成长为青春偶像,在50年代最叛逆颠覆的影片里拥有最明亮的笑容。她会让每一个遇到她的人都感到心情愉快。Natelie 的偶像是Vivien,"We all want to copy Vivien Leigh",家里壁炉架上还挂了一幅Vivien 的画像(不知道是哪个角色的造型XD),真可惜她们没有机会合作。

Elizabeth Taylor,她的生活里充满了激情、绯闻和钻石,所以很多人忘了她其实是个出色的演员,《灵欲春宵》足以说明一切。Liz 说她最喜欢的女演员是Vivien,她们的经历也颇有一些重叠的轨迹,比如《象行》的女主角更替,比如她和Burton 的结合与奥利弗夫妇曾经的相似,比如她们先后塑造过克莉奥佩特拉这个致命的女人……最绝的是,Liz 谈及Vivien 的那句话—— She was innocence on the verge of decadence, always there to be saved —— 真难以想象她的形容这么诗意,而且准确。

当然这样的评选遗珠总是难免的(比如,Julie Christie ),有些上榜者也不符合我的审美观,甚至感觉是为了搞平衡才选进来的。不过总体而言,尚在可接受范围内。

Grace Kelly,Audrey Hepburn,Lene Horne,Sophia Loren,Gene Tierney,Dorothy Dandridge,Ava Gardner,Mia Farrow,Ali MacGraw,Rita Moreno,Elizabeth Taylor,Catherine Deneuve,Marilyn Monroe,Brigitte Bardot,Diana Ross,Vivien Leigh,Ingrid Bergman,Natalie Wood,Raquel Welch,Princess Diana

...
阅读全文...